衡量成功的标志,不是巅峰的高度,而是谷底的反弹力

首页    衡量成功的标志,不是巅峰的高度,而是谷底的反弹力

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总有波澜起伏,大到灾难、意外,小到堵车迟到、考试失利、工作瓶颈,这都是我们必经的成长过程。

 

为什么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,有的人可以很快重振旗鼓,将痛苦转化为持续应对挑战的力量;而有的人会一蹶不振,让消极情绪掌控生活,最终被压力击垮呢?——心理复原力是关键,这是我们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。

认识心理复原力

 

心理复原力也被称为心理韧性,都是对“Resilience”这个英文单词的翻译,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末期,是工程和材料学科的术语,指材料在受压之后恢复到原形或者原位的一种能力。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韧性定义为“个人面对逆境、创伤、悲剧、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,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”。

 

戴安娜·库图在《面对困境:“复原力”的密码》一文中提到,复原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:

 
 

1. 直面现实:冷静接受眼前的事实;

 

 

2. 寻找意义:价值观坚定,在艰难时期依然能找到生活意义;

 

 

3. 灵活变通:有惊人的临场应变能力,擅长利用手中一切资源。

 

张晓萌教授在《韧性》书中提出:韧性=复原+成长+获益。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至暗时刻,在生活、学习和工作中,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,在经历过这些挑战之后,不仅能重新“复原”,还能从中“成长”和“获益”,这就是对于“韧性”的定义。

 

影响心理复原力的因素

 

心理韧性是一种可以学习、发展及增强的思想、行为和行动。许多研究显示,影响心理韧性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情绪管理能力、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等。情绪稳定和拥有乐观归因方式的人有通常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,他们注重正向情绪,对自我有正向观点,不会采用偏激的方式处理问题;而具备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对自己更加有信心,能够肯定自己的长处,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能,从而增加了在逆境中复原的可能。

 
 

影响心理韧性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和社会两方面因素。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一个人的心理韧性有着密切关系,积极的教养方式更利于子女的心理复原力的发展。与此同时,个体有良好的人际关系(包括朋友、同事、师长和社会组织等)并且能够很好利用这些支持资源,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和信任程度越高,就会表现出更好的心理韧性。

 

如何修炼心理复原力

 

建构心理复原力没有一套标准的程序,而是应该运用多样化、与情境适合的策略,从逆境中复原。以下提供几项预防性的策略,帮助我们打造强大的心理韧性,以面对日益快速变迁的复杂社会。

 

 

01 直面现实,接纳情绪

 

当无法掌控的灾难来袭,如果产生了负面情绪,我们千万不能忽视,而是学会察觉到它的存在,直面它,并且接纳它,然后尽可能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应对困境,直面现实,找到掌控感。


接受无法改变的情况,把焦点放在可以改变的地方。当问题的结果已经产生时,想想有什么更好的应对措施或补救办法。在问题处理完之后,想想可以改善和优化的地方,以避免下一次的失败。防患于未然,在困境来临前就训练自己做好准备。

 

02 “五施”助力,释放压力

 

我们可以疏导情绪,而不是让情绪控制我们。借助“五施”——言施、身施、眼施、颜施和心施可以帮助我们排遣消极情绪,就是说,做五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就可以让人获得幸福的感受,避免被负向情绪的裹挟。

 

微笑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,经常给自己和身边人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、有感染力的微笑。

 

难过时,和家人拥抱;开心时,和朋友击掌;无聊时,试着在有限的空间里做一些运动,如瑜伽、练练书法、伸个懒腰、做做操等。

 
 

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沟通,尝试积极地倾听、表达。主动和家人朋友交流,相互连接,分享生活中的各种小事,体验分享的快乐。

 

用心感受生活,体验专注当下带来的心流体验,尝试在有限的环境里,全神贯注地做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做的事,达到忘我的境界。

 

尝试放慢节奏,在生活中的琐事中找到新领悟、新发现、新感触、发现生活中他人的善和美好,静下心去寻找身边美好的事物。

 

03 设立目标,自我激励

 

研究表明,树立更高的目标,并不能让人取得更高的成就。我们在设立目标时需要考虑到目标的合理性,同时考虑在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,并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。

 

具有较强心理复原力的人非常擅长实现目标,前提是这些目标符合他们的价值观,他们只会坚持那些能够达成的目标。我们可以每天或每周给自己设定小的、可实现的目标,在实现后,给自己一个奖励。这样,在看到自己逐渐进步的过程中,会不断地强化你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。  

 

04 寻找意义,培养热爱

 

苦难常常中蕴含着生机,挫折中也能蕴藏着启示,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发现意义,让自己和他人从中受益。也就是说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,在经历过种种挑战后,依然不被打垮,跌入谷底后不仅能快速复原,还能从中成长和获益是最为关键的。

 

“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。”


支撑我们克服眼前困难和继续往前走的,是生活和热爱的意义,包括如何获得爱和给予爱,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,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。


寻找意义和培养热爱,能让我们将眼光放长远,将生命拉长,看到这些挫折和失败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涟漪,从而获得力量和平静。

 

韧性=复原+成长+获益,心理韧性不仅能帮助个体应对危机,是我们转向快乐、成功、自由的关键,也是我们终身成长的不竭动能。

 

巴顿将军说过:“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,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,而是看到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。”尼采说:“那些打不倒我们的,终将使我们更强大。”我想所谓奇迹,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拼尽全力。愿大家都能逆风而行,做自己生命的主人。

2024年3月4日 09:49
浏览量:0
收藏